“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海远航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2-07-20


2022年7月20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与会。会议由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主持。会上宣布成立了“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并开启了“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论坛”。埃及前总理沙拉夫(Essam Sharaf),白俄罗斯前文化部长鲍里斯·斯威特洛夫(Boris Svetlov),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季耶夫(Farhod Arziev),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Carlos Miguel Pereira),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美国汉学家艾恺(Guy Alitto)等分别致辞,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教授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德国汉学家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俄罗斯汉学家索罗宁(Solonin Kirill)在论坛环节发表了主旨演讲。 



全景4.jpg

活动现场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欢迎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是“世界汉学家的摇篮”。其中,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平台的“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动态数据库”已联络沟通93个国家、63个语种近5000名汉学家。这些汉学家为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提供了新鲜视角。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专项“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所建立的“全球汉学生态系统”立意高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与汉学家们进行了深度对话。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正是依托于这些优质的、独一无二的汉学家人脉资源,建设国际人脉工程,拓宽中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汉学家沟通中西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校长2.jpg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国际化大学,是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文化使者与汉学家的摇篮;在以语言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具备学术与技术实力,能够加快促进语言生产传播数字化、打造一流的世界汉学数字化中国大平台、助力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让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起来。


署长.jpg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季耶夫(Farhod Arziev)在致辞中表示,时值乌兹别克斯坦“汉学热”兴起、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大学开设“乌兹别克-中国研究中心”之际,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无疑为中乌文化研究者铺就起一条“文化高速路”,为两国学者的学术通力合作提供持久动力与稳定。


大使1.jpg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季耶夫


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Carlos Miguel Pereira)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为世界各国汉学家与中国学者展开充分交流互动提供契机。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友,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大使相信,母校在甲子之年将推动中古教育合作再上新台阶。


大使2.jpg

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在发言时指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在推动世界汉学发展、优化汉学学术资源利用、完善世界范围内汉学家人脉网络、提升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效果、充分发挥汉学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优势作用等五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理事会成立后,将打破世界汉学不同语言文化区域间彼此孤立、互动交流不畅、学术共享机制匮乏等瓶颈壁垒,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世界汉学中心,融通东方与西方,兼顾传统、立足现代,通过汉学家们共同参与知识中心、翻译中心、写作中心、会议中心、研习中心五大汉学体系,建设世界汉学“根服务器”;以知识之光引导客观的态度、理性的探索与共情的对话,为促进中外文化的良好交流贡献力量。“理事会”成立倡议发起以来,得到多国汉学家热烈响应,目前理事会汇聚了61国、105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其中包了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艾恺(Guy Alitto)、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罗多弼(Torbjorn Loden)等国际知名学者,涵盖了“一带一路”阿语、西语、俄语、法语、波斯语、英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未来,汉学家理事会将逐国激活汉学家学术网格,共享学术成果,讲述中国,亲睦世界。


魏晖.jpg魏晖.jpg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


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处长郁有学、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处长张健为德国汉学家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俄罗斯汉学家索罗宁(Solonin Kirill)、突尼斯汉学家瓦利德(Walid Abdallah)、索马里汉学家伊斯曼(Abdilahi Ismail Abdilahi)颁发了理事会专家聘书。


聘书.jpg

理事会聘书颁发


来自突尼斯的瓦利德博士作为青年汉学家代表发言,表达了青年汉学家们对理事会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世界汉学家们能在“理事会”这一“中国之家”内感受到“家”的温馨,共享中国智慧、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4日推动世界青年创新发展的倡议,让汉学在青年学者手中进一步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聘书.jpg瓦利德.jpg

青年汉学家代表瓦利德博士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后,自7 月 20 日至9月9日,历时一个月的“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论坛”将逐次启动非洲、亚洲、欧洲、拉美、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区域汉学论坛与“世界青年创新与发展论坛”六大板块。


在 “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张西平教授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自身发展;只有真正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汉学的出发点。黄卓越教授指出,在差异性中重新寻找人性深处的共同点,是在文明渐趋分化的时代中将人类命运联结为一体的重要方式。谢林德教授(Dennis Schilling)回顾了汉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与内部专业分化的过程,指出汉学具有知识资源高度丰富、研究视角深度综合两大特征,并描述了汉学视野下文明交流史的广阔图景。索罗宁教授(Solonin Kirill)则以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为例,指出中国文明自古便有“文化圆融”现象——各种文化既自然地相互趋近,又不失各自独特脉络,从而不断创造着和谐的文化新内容。


合影1.jpg

责任编辑:王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