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第五届全国青年学者论坛曾以“重返巴赞”为题,整理与反思了巴赞所引领的现代电影创作与实践,对巴赞理论所代表的现象学传统进行了思想遗产的重新发掘。
那么,在巴赞之后谈论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世界电影以好莱坞为中心,继续着古典叙事的艺术惯例。
古典叙事,得益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传统,致力于通过故事模仿现实,营造一个“小小的世界”,帮助我们继续以古老的方式理解人类的历史与情感。同时,古典电影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化工业的生产领域,成为电影工业产品的最佳选择。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现代电影理论对此秉持了总体的怀疑态度,这一左倾的、现代性的理论谱系,涵盖了电影语言学、电影精神分析和电影意识形态理论三个主要的知识领域,也包括了以三者为理论资源的电影文化研究,它们在诠释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控制和文化生产的领域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阐释力。
另一方面,电影跟随整体艺术史的步伐,全面进入了“当代”。
所谓当代,并非指当下的时刻,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标明了艺术的语法、惯例和思想生产特征的概念:与古典艺术不同,当代艺术从文学、美术到摄影,均放弃了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仿,转而致力于让艺术素材自行言说,即发掘素材及其组合关系所具有的全新含义:
在文学中,马拉美的象征主义诗歌把诗学的重点转移到眼花缭乱的词语素材上,发展出了词语和句子之间相互吸引而又彼此对抗的全新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将艺术旨趣转移到多线程的情节线索中,创造了素材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正式拉开了当代文学的大幕;在美术中,杜尚将小便池挪进了展厅,安迪.沃霍尔将洗衣粉盒搬进了博物馆,他们利用“既成品”完成了艺术思想的表达,发觉了素材与博物馆观看之间的全新关系,促成了美术史的当代转向;在摄影中,地形纪录、科学摄影、犯罪影像、医学摄影、街头摄影、社交影像等全面涌入摄影史,以档案(素材组合)的方式打破了由“艺术摄影”垄断的图像世界,以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为节点,宣告了当代摄影全新时代的到来。
电影并不孤单。法国导演布列松在《巴尔塔扎尔的遭遇》中抛开传统的叙事惯例,尝试了画面与声音素材“空前的结构方式”,开创了形式化的“思维-电影语言”,戈达尔的《电影史》这把这种惯例推到极致,将既定素材之间的关系提升至整体语法乃至电影主题的高度。现如今,伴随着数字时代各类媒体和终端的井喷,海量素材似乎取代了宽博的现实,成为了电影创意的重要源泉,如果说古典电影的要义在于通过虚构故事来隐喻人生,那么,当代电影则干脆通过占有素材来收集世界。
从总体上说,“当代电影”正是后现代的典型症候。
它在美学上暗合了阿瑟.丹托“美学的终结论”——艺术不必再营造幻觉,不再激发审美的情感与想象,而是致力于观念与意义的全新探索。它在艺术哲学上,则明确回应了朗西埃的艺术体制观——当代电影加速了“图像的终结”,进而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
基于这一背景,本次论坛的两个论题分别为“影像材质:方法与观念”和“电影学:当代电影理论的创新与反思”。
论题一:影像材质:方法与观念
影像的“材质”可以被视为是讨论数码转型之后电影的另一个入口。数字时代的电影创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模拟胶片的影像材质,与此同时,胶片本身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某种特殊的且需要被强调的影像材质,“高清感”或者“数字感”除非用来表意,仍然是一种需要被刻意避免的影像质感。一方面,超8和16毫米胶片等已经成为电影创作的常规手段,同时录像(video),DV乃至高清影像等也成为电影创作的材质要素;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产生的大量影像,如监视器视频、手机视频、游戏视频、流媒体视频等,与移动互联网一起深刻地改写着电影的样态。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电影创作中的这种世界性潮流,并尝试用“影像材质”这个关键词来进行一次理论梳理,以期获得对电影本体及创作现象更加深入的探讨。
以近年的影片为例,《敦刻尔克》的70毫米IMAX胶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对档案影像的上色和3D化处理,《蜻蜓之眼》《江湖儿女》中使用的监视器视频,以《网诱惊魂》和《网络迷踪》为代表的“桌面电影”,《橘色》《失心病狂》等影片使用手机视频作为影片材质,《快乐结局》和《完美现在时》中使用的视频直播,《八年级》中的vlog,以及《我们是小僵尸》等影片中使用的游戏视频等,都在不同层面探讨了电影创作中对“影像材质”的思考。而《女巫布莱尔》《科洛弗档案》等影片中对DV风格的模仿,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探讨影像材质与类型电影的关系。使用现成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既得影像”(Found Footage)也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被提出,《蜻蜓之眼》《完美现在时》《他们已不再变老》等影片正是对“既得影像”进行讨论时的热门作品。
如果我们重点考虑影像材质的使用模式,那么这一题目不仅可以容纳阿涅斯·瓦尔达拍摄的系列DV作品,索德伯格的《性、谎言与录像带》等,甚至还可以容纳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影像作品,如短视频、混剪、饭制(Fans Making),以及使用游戏引擎生成的视频作品的创作方法。
我们欢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来稿:
1)影像材质与新的电影形态
2)作为电影语言的影像材质研究
3)影像材质与电影类型
4)短视频、视频直播、vlog研究
5)游戏影像、流媒体与视频平台研究
……
同时,我们也欢迎来稿者的独到见解。
论题二:“电影学:当代电影理论的创新与反思”
论题一“影像材质”体现了“当代电影”创作中最为典型的语法和惯例;而论题二“电影学:当代电影理论的创新与反思”则是对“当代电影”总体性的理论关照。
艺术家执着于探索新的语法和惯例,而哲学理论也毫不掩饰对当代电影的热爱,纷纷将“当代电影”当成理论实验与思想论辩的重要场域。
受英美分析哲学影响,美国理论家开辟了电影后理论的风潮,完成了电影理论的后现代转向。阿瑟.丹托、路易.卡诺尓、大卫.波德维尔等倡导脱离宏大理论的束缚,将电影理论拉回到观影的感性经验可以抵达的领域,使电影理论沿着身体、知觉、文化惯例的纬度不断发展。后理论不像欧洲理论一般艰涩而抽象,它在坚持“说理”的过程中,强调通俗和浅显,这使得研究者不必在布满概念和逻辑的学术战场中接受漫长的训练便能轻松上手。
受欧洲大陆哲学影响,从德波的情境主义思潮、福柯或拉康的凝视理论、巴特与麦茨的符号哲学、德勒兹的电影时间现象学,到巴迪欧的电影哲学实验论、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哲学、阿甘本的电影伦理与生命政治学,再到朗西埃的电影图像体制论、齐泽克的电影精神分析学等——“哲学家论电影”现如今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常态,“哲学研究的电影学转向”已成不容忽视的事实,它们不断开辟着“哲学重新进入电影”的崭新路径。
如果说“影像材质”的话题体现了来自电影艺术创作的内部反省,那么,“电影学思辨:当代理论的创新与反思”,则是来自于哲学与思想的外部思考,两者均以“当代电影”之名,不断积累和更新着关于电影、关于世界的深度认知。
我们欢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来稿:
1) 电影学的知识构建与反思
2) 艺术史视野中的当代电影研究
3) 作为哲学理论的当代电影研究
4) 英美电影理论的新方法与新观念
5) 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电影命题反思
……
同时,我们也欢迎来稿者的独到见解。
为了保证论坛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促进与会学者参会期间更优互动,请各位青年学者选择上述命题之一展开写作。
投稿及参会须知:
我们诚邀全国45岁以下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电影学青年学者、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会,投稿者请按要求填写一份参会回执,同时必须提交800字左右的学术思路(格式详见回执表),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20日。
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匿名评审,计划于6月20日前遴选出优秀的论文思路,并向入选者发出论文邀约。入选学者人数暂定为40人,入选学者需在2019年8月30日前提交完整的学术论文稿,字数不低于8000字。后经评委会遴选,每个命题将产生主题论文与讨论论文,遴选结果将及时通知与会者。
2019年秋季,论坛将在北京电影学院正式举办,每个论题单元由论文陈述、回应人评析和自由讨论三部分构成。此外还将举行其他形式的学术活动。
(第五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现场)
评奖
本论坛设立“电影学青年学者学术论文奖”,每届评选论文金奖1篇、银奖2篇,铜奖3篇,由评委会专家匿名投票选出,奖状为镌刻铭牌,并在论坛闭幕式上颁发。
论坛结束十个月后,我们会将上年已授权的入选论文结集出版。
投稿方式
我们真诚地向全国研究电影学相关内容的青年学者朋友发出邀请,殷切期盼赐稿,如您有意向参与本届论坛,敬请您将填好的《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报名回执表》在2019年5月20日前发至movieforum@163.com(在电子邮件标题中,请注明“第六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投稿”字样)。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院 100088
联系邮箱:movieforum@163.com
联系电话:010-82047891
联系人:高老师、沈老师
附件: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报名回执表
http://www.bfa.edu.cn/yx/yjsb/site1/20190402/448a5b4c8da51e0d4e5003.doc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
2019年3月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