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乐哲和郝大维合作英译的《中庸》为中心,以元关键词“中庸”和“诚”为例,阐明他们在诠释和翻译时运用的比较哲学和过程性思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彰显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从而减少或杜绝文化简化主义。
本文以几位当代汉学家的专著或论文为对象,对其内容与观点进行主题式的归纳与梳理,试图借此反映出英语国家汉学界在小说评点研究方面的一些主要面貌及其所取得的理论成就。
译者行为批评提供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并不是一条刚性的翻译准则,而是给译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尺度,帮助译者更加清楚地认识翻译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方便译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汉学学人专访:施耐德(Axel Schneider)教授
研究20世纪百年来汉语文学典籍在海外的译介及传播流变,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理清中国文化的传播格局以及掌握汉语典籍海外译介的总体趋势与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