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讲述丝路传奇

中国第一部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七集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与央视纪录频道CCTV-9同时多集联播。全片分为七集,每集50分钟,从航运、物产、贸易、科技、文化、民心和梦想等层面,回溯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与文明,更注重凸显当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风貌与成就。

2017-05-15
《归来·丝路瓷典》展在京举行 再现千年丝路文明

展品以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为主,总量近300件套,涵盖食具、茶具、咖啡具、陈设器、妆具、灯具等不同用途的器具,包括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单色釉、窑变釉、白瓷、青瓷、影青瓷、刻花、划花、印花等各种工艺手段。

2017-05-15
港媒:中国科幻小说的新黄金时代及折射出的社会变迁

某科幻群体的联合创始人王侃瑜见证了中国科幻小说近年的增长,“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过去,我们很难为我们的活动找到赞助。但如今有人主动找上门提供支持。”“这是市场奇迹”,作家王瑶在谈到中国科幻小说被译成外文并改编为电影时说,“10年前,我们从未想象过将会有这些机会。”

2017-05-15
一个美国制片人这样看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引发全世界关注。具有丰富电视节目制作经验且深爱中国文化的杰弗里·莱曼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去年5月,他带领团队来到了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广东,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了6集纪录片《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西方主流媒体首次深入报道海上丝绸之路。

2017-05-15
凡尔纳为什么在今天还令人迷恋? 距离“凡尔纳三部曲”已经过去了大约150年

一个初看令人觉得尴尬的事实是,但凡离文学越远,凡尔纳所获得的评价往往也就被抬得越高。被科幻小说框定了眼界的“科幻迷”们,甚至发明了“软科幻”与“硬科幻”这一对强行彼此对立的概念,并且往往倾向于推崇凡尔纳式的“硬科幻”;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的读者,则动辄追述凡尔纳作品当中的预言性和科学性,美国的潜艇发明家西蒙·莱克干脆将凡尔纳奉为“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我们也很容易知道,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恰恰就是借由凡尔纳小说中描绘的潜艇来命名的。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