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届颁奖活动共表彰12个国家的15位获奖者,包括6位翻译家、4位出版家和5位作家。其中包括五位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分别是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埃及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埃及汉学家、翻译家阿齐兹,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冰岛汉学家鲍德松,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意大利汉学家傅雪莲,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穆风铃,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著名汉学家安乐哲。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是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主要表彰向海外介绍当代中国、推广中国出版物及相关文化产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及外裔中国籍翻译家、出版家和作家。该奖项于2005年设立,已举办十六届,表彰了62个国家的188位获奖人。
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获奖人
翻译家
01.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姆迪
(埃及)
Abdel Aziz Hamdy
Abdelaziz Ahmed
Elnaggar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埃及高级文化理事会翻译委员会委员。译作涉及领域广泛,积极推动中文教学与传播。主要译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文化要略》《唐代诗选》以及《活着》《原野》。
02.白嘉琳
(德国)
Karin Betz
德国汉学家、德国汉学协会成员、德国文学翻译协会理事会成员,重视将文化艺术体验融入文学翻译过程中,以保持新鲜生动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带来流畅丰富的阅读体验。翻译代表作有《黄金时代》《檀香刑》《解密》。
03.拉格纳尔·鲍德松
(冰岛)
Ragnar Baldursson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曾任冰岛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副馆长。长期从事中冰翻译,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鲜活,易于理解和表达。深入研究中国,向冰岛和其他国家人民讲述中国故事。主要译作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冰岛文版,以及《论语》《道德经》。
04.傅雪莲
(意大利)
Silvia Pozzi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教授,《人民文学》意大利版杂志《汉字》责任主编。专注于当代文学及其翻译,涉猎广泛,译著作品获得众多国际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认可。主要译作有《兄弟》《第七天》《文城》《三重门》。
05.吴秀卿
(韩国)
Sookyung Oh
历任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韩国中国语文学会会长。多年钻研中国戏剧及中韩戏剧文化比较研究,出版中韩文著作、论文、剧本翻译共150余部。主要译作有《中国古代剧场史》《雷雨》《茶馆》。
06.穆凤玲
(俄罗斯)
Olga Migunova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中心科学主管,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精通中俄互译,译文精准优美,积极推动中俄出版界、学界的交流合作,为俄罗斯读者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做出重要贡献。主要译作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以及《晚唱》《最慢的是活着》等文学作品。
出版家
07.贝特利特·于梅尔
(阿尔巴尼亚)
Petrit Ymeri
阿尔巴尼亚知识出版社社长,阿尔巴尼亚出版商协会主席。长期致力于促进中阿出版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动中阿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出版作品有《红楼梦》《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传统文化》。
08.索尼娅·布雷斯勒
(法国)
Sonia Jeanne Bressler
法国丝路出版社社长及创始人,曾数十次前往新疆、西藏、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访问,出版发行60余部横跨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的图书。2020年推出的《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通过大量事实有力回击了关于新疆的不实言论。出版作品有《法国与中国六十年外交关系》《发现西藏》《新疆——丝绸之路上一千零一个奇观》。
09.内山籬
(日本)
Magaki Uchiyama
日本百年老店内山书店董事长、第三代经营者,秉承“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的店训,带领内山书店引进出版了《宝林传译注》《现代中国语基础》等中国图书,是中日两国民间友好的桥梁纽带,每年在日本发行中国书报刊十余万册(份)。
10.戴扬·帕皮奇
(塞尔维亚)
Dejan PapiC′
塞尔维亚出版商和书商协会创办人、主席,拉古纳出版社社长,组织多场中塞作家、出版人交流活动,积极推介中国印刷,在当地掀起中国热。出版作品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
作家
11.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
(西班牙)
José Luis Centella Gomez
西班牙作家,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长年笔耕不辍,在西班牙媒体撰文介绍中国内外政策,著有《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等,帮助西欧地区民众了解中国。推动成立西班牙“新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促进西班牙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与中国合作。
12.皮埃尔·皮卡尔
(法国)
Pierre Picquart
法国作家,当代中国国际发展和研究中心创始人兼前任主席。先后到访中国50余次,从知华、爱华、友华的法国人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著有《2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丝绸之路”的复兴》。
13.卜松山
(德国)
Karl-Heinz Pohl
曾任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深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推动中西跨文化交流,提倡“把陌生文化当作一面镜子”,与中国进行平等的跨文化对话。著有《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思想—中西哲学方法的对话》《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
14.安乐哲
(美国)
Roger Thomas Ames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原夏威夷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创立中西方思想文化结构性比较阐释方法。曾担任《东西方哲学》主编,创建《国际中国书评》杂志。著有《经典儒学核心概念》《儒家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孔子与杜威:跨时空的镜鉴》。
15.宇文所安
(美国)
Stephen Owen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荣休教授,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中华人文经典,提倡文本细读,中西比较,是《剑桥中国文学史》主编之一,为推动中西学术对话与发展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著有《初唐诗》《盛唐诗》《晚唐诗》《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于2022年7月20日在北京成立,并于8月8日在青岛成立了理事会的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目前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汇聚了61国、200余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人员涵盖了“一带一路”阿语、西语、俄语、法语、波斯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目前,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已成立蒙古、乌拉圭、土耳其、尼泊尔、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的二十个国别理事会。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