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关键词系列
言语通五洲,文化连世界。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以《中国文化知识辞典》为依托,持续推出百位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不再“老外”系列之中国文化关键词视频,将从“外眼”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关键词、阐述文化故事。本期来自意大利的董佳佳(Donzel Giada)将通过视频阐述她对中国文化关键词“理”的理解。
“理”词条: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本义为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引申为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在哲学上主要指法则或规律。
在中国哲学史上,“理”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学派中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在先秦时期,“理”一般指一物之理。《管子》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孟子认为“义”就是“理”,属于伦理范畴;庄子认为“理”是万物存在的形式及原因,属自然观;韩非子提出“理”是事物的具体规律;《吕氏春秋》把理视作判断是非的根据。
魏晋兴“辨名析理”之风。王弼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郭象认为理是必然性,即自然之理。唐代佛教华严宗提出理、事范畴,认为“理”是本体世界。
宋代张载强调理的普遍性,认为“万物皆有理”,把理看成气化运动的规律;程颢、程颐首次把理作为最高本体,建立理本论哲学,“理”成为程朱理学的最高哲学范畴,他们认为理是“形而上者”,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万事万物都是从理派生出来的。
朱熹发展二程的观点,对“理”做出了系统的论述,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推动者,而太极则是众理的总名,是真理和道德的标准,并根据程颐所说“性即理”,认为人的本然之性为“理”,内容是“仁义礼智”———二程和朱熹的“理”,既指事物的法则规律,也指伦理道德。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明代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理”,认为“理”只存在于心中,离开“心”的作用便不存在“理”,强调“理”的主观性。罗钦顺认为理是气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王廷相发展张载的思想,认为理是气之理。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同“理气”说,认为气是根本,“理”依赖于气,并认为“理”是事物的秩序。清代戴震注重分析,认为“理”是事物之间的区别,而只有细致地剖析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得到“理”,着眼于探究事物自身的特点及与他物的关系。
预报名通知:
2021年6月16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启动了“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项目,吸引了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百位青年汉学家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解读中国文化关键词、阐述文化故事。
“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聚集全球高水平中外翻译人才,为有志于从事中外互译工作的各国青年提供学习、交流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关注学员职业发展,促进中外语言双向交流。现开设项目预报名通道(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预报名),未来我们将根据报名学员的情况为大家提供以下机会:
1、多语言翻译研修班、培训班;
2、中外学术交流论坛、翻译比赛等活动;
3、出版资助、作家和出版社资源对接;
“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
预报名二维码
2024-11-11
2024-11-08
2024-11-06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