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蒙古国立大学教授,蒙古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蒙古国国家功勋文化活动家得主。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曾在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进修,语言文学博士。曾获国家翻译最高奖“金羽毛”奖,世界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
部分译作包括《中文典籍译丛》中的《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中冰心的《远来的和尚》,张洁的《最后高度》,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哦,香雪》《火锅子》,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
中国有句常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合。文化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样式和信仰习惯等, 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文化是知识的总合,是人们用于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在当今世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一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当今世界已不存在什么纯粹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将是推动世界发展、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蒙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蒙古国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是蒙古国与中国建交70周年,70年来的文化交流对两国人民的长久友谊、相互了解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翻译不仅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且是一种不同语言间转换的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从文化研究角度来讲,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因此在语言翻译中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正如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指出的那样,“翻译里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种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文化已成为翻译中的不可或缺的话题,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过程中,除了语言障碍之外,深层的原因则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投影,它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深层文化底蕴。因此,学者们纷纷指出,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不仅能跨越语言障碍,而且能逾越文化鸿沟。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的翻译也就是文化的翻译。由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常常有意无意造成许多误译。总习惯以自己本国文化价值观去理解对象国文化价值观,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这是造成误译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一直认为,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必须去了解这个民族连通的文化,必须去阅读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
蒙古国和新中国的文化交流其实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有许多蒙古人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1957年,蒙古国立大学开设中文课程,从而开始了我国汉语教学、汉学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历程。
这60多年的中国文学翻译历程大体上可以分成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50—60年代)在蒙古国立大学首次开设了汉语课程,培养出蒙古国最早一批汉语人才。这一时期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不少,其中主要代表作有:茅盾的《子夜》(1957)、周立波的《暴风骤雨》(1954)、巴金的《家》(1960)、《郭沫若文选》(1958)、鲁迅的《长明灯》《狂人日记》(作品集》(1962)、老舍的《骆驼祥子》(1965)等等。
第二阶段:(70—90年代)1973年蒙古国立大学恢复了中断10多年的汉语教学,随着蒙中文化交流的深入,涌现了又一批优秀翻译家,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著作亮相蒙古国,其中,代表作品有:《鲁迅作品集》(1985),包含了鲁迅的著作 《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一件小事》《故乡》,《老舍作品集》(1973)、《中国诗集》(1989)、《诗经选集》(1999)等等。
蓬勃发展的阶段:(从90年代至今)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蒙中两国友好睦邻关系的发展,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学交流也日趋活跃。蒙古国掀起了中国图书热,蒙古国中蒙文翻译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翻译家。蒙古翻译家翻译出版的图书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古典名著、经典哲学作品到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儿童读物等。
这一阶段翻译的代表作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摆脱贫困》《中国·新长征》《中文典籍译丛·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孙子兵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四大名著》《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译丛》《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优秀短篇小说精选》、基辛格的《论中国》、傅高义的 《邓小平时代》、莫言的《酒国》《生死疲劳》《变》、余华的《活着》、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姜戎的《狼图腾》、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蒙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实践表明,丰富的文化交往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两国友好的理念更加深植于人心。而文学的真谛恰是为着不同文明、文化间人心的理解与沟通。文学翻译固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蒙中两国间的文学作品互译尚在发展中,已经开始的美好事业,靠的是双方有心人的热情和耐力。目前越来越多读者希望读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作品,希望从中了解包括外国语言、文化在内的原作中蕴含的方方面面。所以译作中应当尽量保留原作中的语言特色、文化底蕴等。
1741年,蒙古学者编印了蒙译必备的 《智慧之鉴》,在该书序言中明确规定了翻译原则,这就是:忠实、流畅、艺术美。1898 年,严复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此后迄今翻译者以此作为翻译主要原则和标准。忠实指的是忠于原作的内容、信息和风格;流畅指的是在再现原文的内容、信息、风格时,译文要通顺易懂,行文流畅、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规范;艺术美是指译文即能再现原文的艺术魅力,又要适应读者的审美标准。任何一个文学翻译达到忠实、流畅、具有艺术美,并非易事,要是能达到,才能创造出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和风格符合原文的上乘译作。
中国有句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蒙中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两国作家、翻译家合作交流的空间很大,相信汉学家、翻译家加强合作,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携手,一起努力,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友好往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