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小植,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出版的专著有:《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意象突围:中国文学跨文化接受研究》《北京的多重讲述》。
越过阶级民族意识才能与世界交流
人的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人、阶级民族和人类。不考虑文化交流的时候,中国人和蒙古人都比较强调中间层次,即阶级民族属性,我们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或者自己是蒙古人。但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具有世界眼光、超越阶级民族意识,而更加关注人类意识。我们应该首先确立自己作为“世界人”的身份,并了解超出任何国家、任何地域的“第三文明”的概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样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世界已经不在我们的意识之外,而在我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
进入21世纪,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和扩大。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构成越来越明显的以人类性需要为最大需要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人类性需要正是现代社会意识构成的基础。这种人类共同的文化资源认识论要求我们以人类文化观来对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认同。
其实,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部分。现代文化不是西方的专利,古代文化也不是东方的专利。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能将中国文化据为己有,而是希望把中国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分享。对各种文明文化的选择和接受不是每个世界公民的义务,而是他们的权利。
中蒙交流是一杯香味醇厚的奶茶
中国与蒙古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国家在文学、文化上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和理解的便利条件。文化传播与交流本质是双向的,中国希望在对话和理解中给蒙古人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了解蒙古的国情、民情,聆听到“蒙古故事”。如果把蒙古国比喻为一杯奶,那么中国就是一杯茶,中蒙交流便能调制出一杯香味醇厚、回味悠久的“奶茶”。
我希望中国人和蒙古人都具有这种“人类文化”意识,并强化人类意识的认同。古代中国文化曾一度成为周边民族的共同文化资源,现代中国文化仍然渴望被世界认同。现代中国文化传承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特点,又汲取了西方文化的养分,是一种崭新的生机勃勃的文化,我期待着中国和蒙古文化都可以超越阶级、民族乃至地域,充分地向世界展现它们各自的魅力。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己之不知人也”,在向蒙古译介中国文学的同时,中国也希望了解蒙古文化的特点、了解蒙古人的所思所想,以便学习借鉴优秀的蒙古文化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异国文化是丰富本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只有善于吸收异国文化资源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使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永葆青春。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