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30国近50名汉学家参加了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学术共同体”专家会议。来自苏丹、蒙古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汉学家分别发表了对于学术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对于未来共同体的热切期待。本次会议旨在促成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优秀汉学家组成以学术为导向的共同体,增进世界汉学界学者专家的紧密联系,为“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打牢学术基础。
丹麦汉学家、前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曹伯义强调了“学术共同体”应当坚持“家”的概念,使汉学界学者专家能够在对彼此的联系感到温暖,对一起合作研究汉学感到快乐,如此以来建立学术共同体的目的就能够达成。他同时盛情邀请各国汉学家未来到丹麦举行学术会议。
约旦汉学家、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媒体与战略研究系教授Hasan A. Ayed Al-Dajah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两方面重要的内容,一是基础建设和投资项目,另外便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而汉学家就是在这其中扮演着缩小文化理解鸿沟的重要角色。他表示,约旦很多大学还未设立中文学习项目或学科,未来与这些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中文课程,将有助于更多约旦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法国汉学家、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语言手稿部主任蒙曦谈到,她专注于研究敦煌手稿和历史,在这过程中发现敦煌手稿不仅有古代汉语书写的内容,还有其他很多种语言的内容,古代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外丰富跨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因此汉学家们想要了解当代中国,也需要从历史入手,对中外交流的历史有深度学习。
尼日利亚汉学家Ehizuelen Michael Mitchell Omoruyi表示,在世界上中国和非洲的文化身份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他希望能够通过学术共同体合作消除文化误解,将汉学传播传播到世界各地。他建议,建立学术共同体后专家们应当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分享自己所在国家和地区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情况和发展现状,并认真考虑如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建立起“一带一路汉学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力。
会上各国汉学家共同发起并签署了“一带一路汉学学术共同体”倡议,本着共商、共建的原则,推动各国汉学家在传统中国思想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等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合作和高端对话,共同创造优秀的汉学学术成果。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