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有“人民音乐家”美誉的音乐家冼星海因战争滞留在哈萨克斯坦,幸得当地音乐家帮助,度过生命中最后一段岁月,并修改完成名作《黄河大合唱》。5月17日,中哈首部合拍电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音乐家》在全国院线公映,影片艺术再现了冼星海的这段传奇人生经历,令人动容。
讲述冼星海最后岁月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80年来,《黄河大合唱》激励了无数国人,鲜为人知的是,这首经典作品是冼星海当年在哈萨克斯坦修改完成的。1940年5月,冼星海受中共中央秘密派遣,化名“黄训”从延安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做后期音乐制作。次年,苏德战争爆发,影片制作被迫中断,冼星海辗转来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伸出援助之手,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冼星海也与其家人结下患难情谊,特别是与拜卡达莫夫姐姐的女儿卡利亚情同父女。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受到广泛欢迎。在此期间,他还修改完成《黄河大合唱》,用音乐治愈战争中百姓苦难的心灵。战争结束后,1945年,身患重病的冼星海被送往莫斯科救治,不久病逝。拜卡达莫夫一家人后来从杂志上了解到冼星海的真实身份,尘封近半世纪的谜团终于解开。
电影《音乐家》首次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搬上大银幕,重现上世纪40年代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岁月。该片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北京闪亮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电影集团共同出品。
中哈首个人文合作项目
作为“一带一路”题材电影,《音乐家》的创作生产得到了中哈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深情讲述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鲜为人知的经历。2017年6月8日,中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了《中哈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电影《音乐家》成为中哈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首个人文领域合作项目。当日在阿斯塔纳还举行了《音乐家》的开机仪式。2018年6月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总书记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接见《音乐家》主要演职人员并观看电影片花。
《音乐家》自开拍就受到了多方瞩目。影片由国家一级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执导,胡军、袁泉、别里克·艾特占诺夫、阿鲁赞·加佐别可娃等中哈两国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片中,演员胡军将冼星海的文艺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胡军表示,拍摄该剧时,他在演技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从以往的硬汉转向一个柔情浪漫的音乐家令他颇费心力;为了更好地演绎病重期间的冼星海,他还减重多达18斤。此外,出身音乐世家的胡军为了这部电影重新学起小提琴,片中冼星海拉小提琴、弹钢琴的镜头,都是胡军亲自所为。
饰演冼星海妻子的袁泉也表示:“影片中有一场戏是钱韵玲一边红着眼眶一边画乐谱,其实它体现着冼星海夫妻两人相隔万里的凄苦与思念。这一细节体现了钱韵玲对冼星海音乐事业的支持,演完以后我真的感受到了这位音乐家的伟大。”
历时五年辗转三国拍摄
据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务贵介绍,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献礼影片,《音乐家》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成功入围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并作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记者观看影片发现,电影气势沉稳、情感细腻,在描述家国情怀与战争岁月方面彰显了宏大的格局,在展现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家相处时则细腻生动。影片尾声,冼星海在国境线上遥望祖国,并在国境线边缘捧起白雪,成为全片最催泪的一段。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音乐元素的使用也极为出彩,片中重现了冼星海修改《黄河大合唱》、创作交响诗《阿曼盖尔达》的全过程。影片中的多处高潮部分,都是通过经典歌曲来推动,音乐与剧情相辅相成。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有一条以冼星海命名的大街,他住过的地方被建成故居博物馆。”《音乐家》出品人、北京闪亮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健介绍,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冼星海对中哈友谊作出的伟大贡献,整个拍摄团队竭尽所能,曾耗时两年在中哈两国实地走访,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许多第一手资料,无时无刻不被冼星海炽热的家国情怀和与哈国音乐家的真挚友谊深深打动。摄制组辗转中哈俄三地拍摄,前后历时近5年,先后有300人参加剧组,两万人参与拍摄。拍摄现场常常同时出现汉语、哈萨克语、俄语和英语等,20多名翻译都不够用。
2025-01-10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