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贝德里赫
作为一名捷克比较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和出版人,马丁·贝德里赫博士一直在向捷克民众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他认为,向捷克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可以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接受采访时,马丁·贝德里赫讲述了他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经历。同时他也针对翻译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您是从何时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的?
马丁·贝德里赫: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中国的文学作品非常感兴趣,我阅读过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在捷克有很多中国的译介作品,包括《道德经》《庄子》,以及古代文人的诗歌等。在布拉格大学学习的时期,我非常幸运遇到了我的亚洲文学老师王和达(Oldrich Kral),他是一位非常有资历的汉学家和翻译家。除了阅读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外,我也开始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比如莫言、余华和阎连科等作家的作品。
现在,在捷克有一群非常有才华的年轻翻译家,他们从事翻译工作的目的是向捷克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改变捷克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记者:在翻译过程中,您如何向读者展现更加真实的中国?
马丁·贝德里赫: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捷克读者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隐含意义并不了解,所以我们试图通过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更加真实的中国。我们所翻译的图书主题不仅表达出人们生存的意义、人们尊严问题和记忆的价值等主题,更表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为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激发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另外,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要展现出矛盾、复杂的世界,读者对于这些主题的作品也会非常感兴趣。
马丁·贝德里赫受邀参加2018年中外文学出版翻译合作研修班
记者:翻译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马丁·贝德里赫:在全球化时代下,文学作品翻译面临的是语言问题。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最初是为了被翻译成英文而创作,那么这部作品的内容会失去专业性。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翻译过程中,被翻译的作品会变得简单易懂,适合全球读者阅读,而中国文学的翻译作品不应该失去其“原味”。翻译家既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吸引读者阅读,又需要将原作的意思传递给读者。出版社和编辑必须支持和鼓励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内容,不应该强迫他们为了全球读者阅读而将文字归于平庸。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同国家的汉译规矩不同。传统、严格的学术翻译作品可能与出版社的利益稍有冲突,所以翻译家要与编辑、出版社不断进行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在您看来,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捷克带来哪些机遇?
马丁·贝德里赫:我相信真正的文化交流是基于质量、真实性、美感和诚信等方面的,它有自己的内在力量,不需要过多的刻意推动。
本系列文章由中国文化译研网与国际出版周报共同策划,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